


產品描述
檢測對象:抗菌紡織品、洗衣液、紡織助劑、紡織整理平順劑、紡織除臭劑、靯臭除臭劑等
檢測項目:致病菌抗菌抑菌殺菌性能(大腸菌、金黃色葡萄球菌、白色念球珠菌等)、發臭菌抗菌抑菌殺菌性能(黑曲霉、球毛殼霉、繩狀青霉、綠色木霉、紅色毛癬菌、須癬毛癬菌等)、除臭性能(氨去除率、硫化氫去除率、甲硫醇去除率、甲硫醚去除率)
檢測方法:
FZ/T 60030-2009 家用紡織品防霉性能測試方法.pdf
GB/T 24346-2009 紡織品 防霉性能的評價.pdf
| 《紡織材料抗菌整理劑的評定》AATCC 100-2004(R2008)(E2010) |
| 《織物抗真菌性的評價-抑制織物的霉變》AATCC 30-2004(E2010) |
| 《抗菌整理紡織品的抗菌性能測定》ISO 20743:2007 |
| 《紡織品 抗菌性能的測定 :瓊脂平皿擴散法》ISO 20645:2004 |
| 《紡織制品抗菌活性和效率的測試 》JIS L 1902-2008 |
| 《紡織材料抗菌活性的測定:平行條紋法》AATCC 147-2011 |
| 《織品的抗菌活性測試 :瓊脂平皿法》AATCC 90-1982 |
| 《藍色原材料(皮革)的防霉測試》ASTM D4576-2008 |
| 《地毯抗微生物活性測定》 GB/T 23164-2008 |
| 《地毯的抗菌活性測定AATCC 174-2007(E2010) |
| 《紡織品 抗菌性能的評價 第1部分:瓊脂平皿擴散法》GB/T 20944.1-2007 |
| 《紡織品 抗菌性能的評價 第2部分:吸收法》GB/T 20944.2-2007 |
| 《紡織品 抗菌性能的評價 第3部分:震蕩法》GB/T 20944.3-2008 |
| 《鞋類襯里和內墊材料抗菌技術條件》QB/T 2881-2007 |
| 《抗菌針織品》FZ/T73023-2006 |
| 《抗菌毛巾》FZ/T 62015-2009 |
小不點:春季紡織品為什么易有難聞的霉味?
春季,溫度、濕度適中,在潮潤的條件有機物紡織品如毛巾、布鞋等易滋生霉菌生長,從而易產生霉味;此外,除春季及秋中季外,腳臭菌除鞋質上的霉菌外,人體皮膚易滋生紅色毛癬菌、須癬毛癬菌,即足癬菌,易稱中國香港腳菌。足癬菌、霉菌均是真菌的一種,其中霉菌的特點是菌絲體較發達,無較大的子實體。同其他真菌一樣,也有細胞壁,寄生或腐生方式生存。霉菌有的使食品轉變為有毒物質,有的可能在食品中產生毒素,即霉菌毒素。自從發現黃曲霉毒素以來,霉菌與霉菌毒素對食品的污染日益引起重視。對人體健康造成的危害極大,主要表現為慢性中毒、致癌、致畸、致突變作用。常見的致病菌,詳見本文檢測項目。
9.控制血糖,堿性產品清洗外陰.女性糖尿病人陰道糖原含量和酸度偏高,易于被霉菌侵害。所以,在控制血糖的同時,還要注意清洗外陰,選用pH值弱堿性產品。
10、食品保持干燥通風、低溫防潮、加熱滅菌或適量加入防霉劑等,均有助于霉菌的滋生。
產品推薦